为倡导广大学生走进图书馆,与书为友,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构筑学习平台,推进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近期,莫愁中专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三期读书节系列人文讲座,活动由学校语文教研组组织。活动先期以电子海报的形式发布,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关注。三场活动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讲座现场气氛轻松活跃,师生互动交流,老师们从不同的阅读视角带领同学们尽享读书的乐趣,感受文学艺术,更为爱读书的同学们创造了共同进步的学习天地。
第一场讲座题为“昆曲里的读书生活”由周礼丹老师主讲。她以文学文本为载体,从昆曲声音特点谈起昆曲的兴衰历史,在昆曲的兴衰史中讨论戏曲的雅俗争议——花雅之争,探索昆曲的雅俗问题。然后指导学生观看昆曲演出视频片段《闺塾》,欣赏昆曲演出中舞台、砌末、服饰、妆容以及演员的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的雅与俗;再从《牡丹亭·闺塾》剧本出发,分析剧本与演出本的差异,引导学生从文本上分析昆曲的雅与俗。最后欣赏昆曲《风筝误·题鹞》演出视频片段,总结昆曲里的读书生活的雅俗。
现场有学生听完讲座这样评点:“昆曲对于我来说一直有吸引力,它很优美高雅,可是听不懂,又觉得离我很遥远。听完这个讲座之后,我才发现昆曲的高冷感在于节奏比较慢、唱词的文化积淀比较重。昆曲不应沦为博物馆艺术,而应该是与时俱进的、生生不息、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民族艺术。”
第二场讲座题为 “吟诵让读书更美好”,由程道明老师主讲。 活动伊始,程老师先介绍了“什么是吟诵”与吟诵的基础理论知识,带同学们入门,还介绍了吟诵诗篇的大概分类,例如诗歌体吟诵和文言散文吟诵。接着,程老师各举了若干个实例,为同学们现场展示如何通过吟诵来表达诗词内蕴的情感情绪。诗词变幻的节奏,动人的腔调,时而气势磅礴,时而哀婉慨叹。一首接着一首,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听完程老师的吟诵,有学生感叹道:“古典诗词以这样的方式输出,不再枯燥,别有韵味,令我着迷。吟诵,以别样的方式品味古典诗词,每一个节拍每一个律动使古诗词更加生动甚至有画面感,赋予古诗词第二次生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与心境。吟诵古代文学经典,是我们与古人沟通的桥梁,吟诵能带给我们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听完此次讲座,受益匪浅。”
第三场讲座题为“阅享时光,书式生活——读书是人生美好的事”,由褚雪冬老师主讲。褚老师以自己的读书经历,激励学生去阅读。接着举了两个案例,一个是读书读成白眼狼,另一个是读书读成一个懂得孝顺,尊敬的人。借此事告诉同学,读书要读出慈悲,读出感恩,心疼他人,同情他人。
听完褚老师的讲座有学生反馈说:“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今后要像老师那样走到哪读到哪。要弄清自己为什要去读书,得有一颗孝心,自古百善孝为先。得去感恩父母,接下来才能再去了解怎么读书,得一步一步来先养成习惯,然后就会收获一种性格,在以后的生活中去实践获取成功之道,等读的书足够多了才能理解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气质才能提升。
“腹有诗书气自华”,此次讲座让同学们对阅读有了新的定义,对于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读书节活动通过微信平台开设“好书推荐”栏目、开设人文讲座为同学们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同学们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
愿读书节活动如春风,永远吹拂在校园,吹起雨后春笋,吹开满园芬芳。
(莫愁中专陈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