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421
post:498304

南京卫生高职校开设市级教研活动


10月21日下午,在得英楼1105会议室,教研处和护理学院共同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市级教研活动,活动主题为《南京社区护理现状与展望》,主讲人为南京市护理学会陈湘玉理事长。活动由护理学院赵萍主任主持。

赵主任指出,随着国家医改规划分级诊疗制度,即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医疗资源及工作重心下沉及转移到社区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社区护理工作的职能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这种变化也指引学校护理教学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随后赵主任隆重介绍了陈湘玉理事长,陈理事长是南京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原护理部主任、护理学科带头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地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负责人,对护理发展有着杰出的贡献。

陈理事长表示,随着5G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其中社区护理服务更是在不断的发生着变革。随后重点介绍了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提供社区健康护理服务、提供个体及家庭健康护理、进行社区预防保健等,同时详细讲解了社区护士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综合护理能力、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接着,理事长通过分享自身学习和工作经历,讲解了中外社区护理的差异,并表示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区护理服务模式和内容还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健康中国2030国策的提出,对我们的护理教学带来很大冲击,尤其在社区护理课程的开发中,所有的专业课程都需要加入社区护理的延伸服务内容,要强调课程质量的持续改进和评价,同时教学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增加思维导图、线上教学等,加大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和使用,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生动的接触社区护理内容。

随后,陈理事长介绍了南京社区护理现状,南京市目前有12个区1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部分已建成社区医院并配备手术室,有病房的机构有92家。社区服务机构的变化不仅拓宽了服务内容和人员结构,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渠道。目前南京市共有社区护士3520人,服务常驻人口806万人,每千人口0.44护士,每万常驻人口配备全科医生3名,护士与全科医生的比例为1:1。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优质护理服务逐级全覆盖,对护理人员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在提升,社区护士的发展与培养已经成为一大缺口。
   21世纪,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职责范围日益拓宽,护理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追随社会发展的步伐,这种专科护理专业化发展已经面临转型的力量——第四次工业大革命。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因此,理事长强调,学校护理教学更要与时俱进,全面开展信息化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且要重视跨学科合作,目的是提升护理服务使用者和服务对象的“获得感”。

理事长指出,护理的未来是以全程护理为主题,以专科护理为主导,逐步转变以“人为中心”到“人与环境的契合”,同时介绍了各种以环境为中心的理论,如南丁格尔环境理论、整体观、环境心理学方法论等,并强调了要将这些理论用于社区护理的教学中,护理目标是营造合适的环境,提升患者的健康质量,实现人与环境的完美契合。

2019年2月,江苏省被确定为首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试点基地,陈理事长介绍了她主持的南京地区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首次创建城市三级医院居家护理2+1模式,包括形成护理专业化发展模式,完成构建居家护理服务模式,拥有一支专科护士队伍。互联网+护理服务是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助推器,已经完成出院前准备、电话随访、护理门诊等服务,目前正在探索康复中心、老人院、社区护理、居家护理。陈理事长通过丰富的社区护理经典案例,详细介绍了互联网+护理工作站的服务内容和入户护理服务流程。同时讲解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运行模式和机制,相关制度、规范、环节控制要求,护士培训内容等,她强调,居家护理服务工作中,所有护理人员必须持证入户且所有服务内容都需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理事长以栖霞区医院为例,介绍了区域化联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即以区级医院为总平台,区内的各家社区医院联动,实现线上线下护理流程,并呈现了相关视频,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了互联网+居家护理的便利。

最后,陈理事长引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于学军的讲话,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要实现包括定位、策略、主体和行动的“四个转变”,这些转变也对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学科评价指标,打造大数据时代的学科发展,提升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都是护理教育工作者要面临的创新和挑战。

随后,赵萍主任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再次表达了对陈理事长的感谢,同时感谢市职教教研室和南京卫生高职校教研处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此次教研活动为全体教师开拓了眼界,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健康服务中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对护理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大信息技术的使用,多与临床接轨,通过不断学习了解医疗护理发展的新动向、新需求,不断自我提升,努力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1.JPG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