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919
post:485919

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全体人员赴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参观学习


为贯彻落实“把方志‘用’起来,挖掘丰富的方志资源,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充分彰显美丽古都的深厚底蕴”指示,扩大方志工作“六进”范围,增强“六进”的影响力,大力支持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市地方志办公室特组织全体工作人员于6月19日下午赴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参观学习地方志资源运用情况。

 “存史、资政、育人”一直是修志的三大功能,如何让志书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朝天宫街道在总结微地名展示的做法后,启动微博物馆建设,各类小切口专题馆应用而生,如评事街社区可园史志馆、秣陵路社区博爱101馆、汉西门社区明德坊、镜见律师博物馆、七家湾民族团结主题教育馆、石鼓路小学乡愁馆等,这些群众身边的馆,贴进群众,群众志愿者服务居民群众,吸引了一批人读史、用史,志书逐渐活起来了,育人效果越来越明显。

文化自信是最深层次的自信,志书中蕴藏着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朝天宫街道几年前尝试推出微文化街区建设。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度整理街巷、河桥、居校等历史,或串联或并联,推出一条条有温度有高度的微文化街区,有的一条街已被架构出特色街区。

近年来,朝天宫街道又将文化滴灌工程推进到园区、楼宇,特别是启动了不同主题的微文化小区建设,通过嵌入式、滴灌式营造既提升老旧小区的气质,又达到文化熏陶的目的,从而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观结束后,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全体人员与朝天宫街道负责人进行了一场互动交流。

朝天宫街道负责人介绍说,朝天宫是一部活着的志书,是南京主城生命起点、文明发展的原点。这里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下,有许多修志人,如沈约、甘元焕、陈作霖、陈诒绂、张通之等,宋代南京的架阁库设在朝天宫南侧的仓巷,明元史馆设在朝天宫东侧天界寺内(今张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