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652
post:478652

秦淮区中华门街道全民战疫!从30后到00后的小故事


疫情防控,需要每个人的付出与奋斗。在南京秦淮区中华门街道,就有这样一群人,从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为了同一个必胜的目标,站到了一起,用自己的真心汇聚起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30 后教师打了 5 次电话到社区要捐款、40 后军医免费提供上门问诊服务、50 后老书记退休后再回一线参与防控、80 后社工用脚板织密社区 " 防护网 "…… 下面这 8 个小故事,是 “ 全民战疫 ” 最动人、最真实的写照。

30 后教师打了 5 次电话到社区要捐款

刘书记,我也出不上力,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一定要收下 ……”2 月 5 日,双桥新村社区一位 80 多岁的老人将 1000 元交到了社区书记手中。

她叫陈宗桂,是一位退休女教师。由于行动不便,平时很少出门。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在忙碌,陈阿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老人家已经 5 次打电话到社区要求捐款。 社区工作人员说。那一天,她忍住腿痛走了近 20 分钟才来到社区。" 作为一名老教师、老党员,我没法为大家做点什么,只能送上份心意。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努力,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40后军医免费提供上门问诊服务

军装虽脱,责任不变。能为社区做点事,是我的光荣。”1949 年出生的老军医黄兆海说。

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申请加入社区志愿者团队,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诊疗服务,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微信群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同时,协助物业对小区出入人员量体温、问来处、登信息。尽管年岁不饶人,但他却始终充满战斗激情。目前,黄兆海已经为 50 余人提供上门问诊服务,登记进出人员近 3000 人。

50 后老书记退休后再回一线参与防控

 “陈书记,我们老姐妹又见面了!”只要陈文美一站在小区门口,来打招呼的居民就络绎不绝。作为双桥新村社区的退休老书记,陈文美第一时间回到了她熟悉的社区一线。“ 我在社区工作的几十年。和居民群众战斗在一起,为他们站好岗,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巡逻、站岗、摸排、宣传发动,协助工作人员检查进出车辆和人员,做好测量体温和消毒杀菌,这些她都驾轻就熟。在陈文美的影响下,社区有 10 多名居民党员先后加入防控队伍,成立了疫情防控 " 红马甲 " 志愿队。

60 后城管: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是党员,让我上!” 1961 年出生的街道城管队员张治山说。秦淮区医学观察点成立后,老张主动申请加入保障队伍。早上 7 点 40 分,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手套、鞋套,他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除了医护人员,他是与隔离人员接触最多的人。为了不让隔离人员有距离感,他经常会和他们隔门攀谈,一日三餐、垃圾清运、行李搬运、外卖取送,面对的是风险,担当的是责任。

70 后医生:作为医务工作者,战斗在一线是我的使命!

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刘敏丽,是个 70 后。除夕夜,她第一时间赶回单位,配合社区开展排查、信息登记、体温测量,连续 10 多个小时奋战,共排查出涉武汉人员 86 户,对近 200 余人实施了居家医学观察。

1 月 26 日,她又主动承担了秦淮区临时医学观察点隔离人员的医学观察、心理疏导等任务。" 作为医务工作者,战斗在一线,是我的使命。" 她不仅负责隔离人员的检查、防护,还要做好隔离人员以及房间的消毒、医疗废物的清理等等。同时还要加强防控知识宣传,让大家了解疾病安抚情绪,消除恐慌。

80 后社工:用脚板织密社区  防护网 

放着我来!" 遇事总是抢先的朱恺霏,1986 年出生,是长干里社区的一名社工。一个口罩、一件马甲、一沓表格,他用辛劳、坚守和汗水,守护着居民的健康,勾画了防疫一线最忙碌的画面。每天 6 点半到岗,检查 7 个卡点 3 个公寓楼执勤情况安排值班表、配送各卡点防疫物资、上门摸排 200 多回宁流动人口情况、为 30 户居家隔离人员采买和配送生活物资、倾倒生活垃圾,从节前上岗到节后返潮再到企业复工潮,他迎难而上,用脚板织密 “防护网” ,以行动筑牢 “防控墙” 。

90 后民警:我要全力守护居民安全

作为 90 后,父母尚不用我担心,下无家庭负担,我要全力守护居民安全。”这是双桥新村社区民警曾聿琛的承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放弃休假,即刻归队,全力做好湖北籍归宁人员信息登记、流动人口摸排、网约房巡查等工作。截至目前,曾聿琛共排查网约房及密集场所 40 余家,居家隔离观察人员 20 户共 58 人次。

00 后学生:为抗疫做些事,才是火热的青春

爸爸,我要去做志愿者参加抗疫,和你战斗在一起。”2002 年出生的邵明传,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一学生。

看到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在战 “ ” 的一线,他再也 “ ” 不住了。2 月 9 日,他申请加入了长干里社区的志愿者,成为 “编外社工” 。与社工、志愿者等一起上门排查、张贴告示、卡口值守,到医学观察点帮助分餐、运送垃圾。学校网课开设后,白天做志愿活动的时间少了,他又加入到民兵突击队参加晚上的执勤任务。“能为抗疫做些事,我觉得这才是火热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