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艰险越向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五老村街道辖区有6名医务人员,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出征湖北。这六位勇士分别是: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宁、南京鼓楼医院ICU主任医师周路阳、南京鼓楼医院外科护师郑宁宁、南京市第一医院危重症护师张国新、江苏省中医院护理师朱晓莹、王赟赟。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战“疫”最前方守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用医者仁心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前方战“疫”,后方保障。五老村街道积极行动开展“关爱一线医务人员亲属”活动,解除他们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战斗。
“一对一”联系
她从湖北来电:住在这个社区很温暖
王宁和周路阳都住在树德里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得知他们去支援湖北的信息后,第一时间上门慰问他们的亲属,给他们送去防疫香囊、艾条、鹅绒被等暖心物资,主动询问需求,并与他们亲属的建立了“一对一”联系,确保随叫随到。
三条巷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看望王赟赟家属时,只有她老公张先生一个人在家。原来,妻子出征前就把孩子送到娘家去了。“目前,家中就我一个人,暂时没有困难,有困难也可以自己克服。”他很体谅街道社区防疫工作辛苦,一再叮嘱让社区工作人员多保重。
远在湖北的王赟赟得知街道社区非常关心家人时,非常感动,下班后特地打电话到社区表达感谢,她说:“我们是去年才买的房子,刚搬过来。你们的关爱让我们感觉住在这个社区很温暖。”
隔三差五上门
骨折老妈让援鄂女儿“安心杀病毒”
疫情发生后,家住淮海路社区的朱晓莹闻令而动,主动向省中医院请战驰援一线抗击疫情。她妈妈李影春节前摔了一跤,脚踝粉碎性骨折,不能走路,需要有人照料。但是,她深明大义,认为救死扶伤是女儿的职责。她跟女儿说:“我有你爸爸照顾,你放心去吧。”
可事实上,女儿走了之后,她每天惴惴不安,尤其是看到很多医务工作人员感染上了病毒的消息,她多次偷偷流泪。
淮海路社区知道后,第一时间上门慰问,帮她做心理疏导,努力缓解她的紧张情绪。
一次、两次、三次……社区工作人员隔三差五上门陪聊,李影的心态慢慢恢复了,愁眉不展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朱晓莹也很乖巧,每天下班不管多晚多累,都会打个电话报平安,因为她知道这个电话不打,妈妈不会睡。
“放心吧,家里很好。”李影告诉女儿,社区经常上门,不仅送了很多防疫物资、暖心慰问,还陪她唠嗑。她叫女儿不要担心,早点战胜病毒,平安归来。
解决困难暖人心
上班看孩子更方便了
张国新和郑宁宁的爱人,也是医务工作者,这次两个家庭各出一个代表出征湖北。郑宁宁爱人何建军是军队医院的一名医生,他直言:社区处在防疫一线,任务紧而又紧,在这个关键时刻仍前来慰问表示非常感谢。张国新支援湖北后,妻子黄雅丽为不影响工作,将孩子送到六合的娘家去了。五老村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黄雅丽原先都是骑车或者步行上下班。现在,为了照顾小孩,她每天上下班都是开车城区、六合两头跑,由于红花地小区停车位比较紧张,停车成了一件难事。对此,社区及时与小区物业沟通协调,第一时间给她安排了一个专用车位并减免了一年的停车费。
让将士在前方安心阻击疫情,是援鄂医生家属和街道社区的共同心声。街道将进一步加大对一线医护工作者及家属的关心力度,切实做好各项后勤保障服务,为一线医护工作者消除顾虑、增添动力,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