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071
post:477046

小厕所 大民生


2019年长芦街道围绕“人居环境提升年”工作主题,不仅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提升,还完善了道路、污水管网、垃圾处理、停车场、节能路灯、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其中,仅户厕改造,就让大家有说不完的高兴事儿。

以美丽庭院为载体 推进农村户厕改造

2019年,长芦街道实施农村户厕改造3317个,其中接入管网2052个,三格式改造1265个,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辖区内排查户外露天旱厕71座已全部拆除。今年计划新建公厕共25座,三教寺公厕、市民广场配套公厕、滨江村公厕、玉带村公厕已完工正式投入使用;社区(村)拟建的21座小型公厕已全部完成选址,清表工作也全部完成,目前正在施工。                

长芦街道采取“整村(组)推进,按图施工,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做到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明确整村连片推进、明确推进时间节点、明确建设标准要求、明确验收补贴办法“五个明确”,推动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作有序开展。采取统一设计、专业施工、集中验收的方式,加强农村户厕改前、改中、改后管控,确保改造质量。

改造的同时,进行污水管网建设,配套完善院落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就近循环利用。拆水桶、拆偏棚房、拆违建,降院墙、改门头、透绿化、清杂物, 进行“美丽庭院”创建评比,扮靓农村新形象。

以户厕改造为抓手 引领村民参与社区治理

2019年起,长芦街道以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实施农村户厕改造提升为抓手,引领村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长芦街道的做法是“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多方联动”。通过入户宣传、召开推进会、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群众对农村户厕改造的认识。同时,财政补贴的筹资方式,激起群众参与户厕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的建设方式,推广应用三格式一体化粪池,确保改造质量。截至目前,长芦街道共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317个,户厕改造完成率100%

以健康教育为基点,加大户厕改造宣传氛围

“充分激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自觉性,让群众从自己易干、易实施、易见效的细节做起。”长芦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一些怕麻烦、怕出钱、观念落后不愿参与改厕的农村户,长芦街道社会事业办邀请专业讲师在滨江村、新犁村、白玉社区,组织群众进行户厕改造专题课培训,积极宣传相关改厕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实现群众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增强群众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

事关民生 户厕改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改厕模式上,各社区(村居)根据各自不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社区本住户的模式。建设方式上,采取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统一组织验收的方式。在技术指导方面,采取召开培训会、组织专家授课、现场观摩等形式,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明确相应的技术指标,提供设计施工图。长芦街道社会事业办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施工,且在改造过程、改造完成后成立督查小组,分批次分时间段对改造的户厕进行全方位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长芦街道将农村户厕改造提升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拆迁安置、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结合,统筹推进,切实改善辖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