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教师内涵发展、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栖化新村社区居民学校组织南京阳光天使教师共同探讨有效的经验。
教育,不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初级教育,它的对象都是人。人对人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相当的内涵素养,这一点在《纲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幼儿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教师应当“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说到底,尊重、理解、关爱幼儿是对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交互主体性的认同,其精神实质便是教师应具有内涵素养。只有当教师个人的内涵发展了,幼儿园的内涵发展才能体现出来,而教师的内涵发展和专业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的专业化途径分为以下三种:基于制度化的终身专业学习、基于同伴互动的团队专业学习、基于个人反思的行动研究学习。终身教育理念自20世纪下半叶兴起,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形成为一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思潮。其主要思想是指教育应当贯穿每个人一生的过程,“谁都不能再希望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 瑞吉欧教学的代表人物马拉吉齐认为“教师必须放弃孤立、沉默的工作模式”,提倡教师的团队学习。团队学习能激发集体的洞察能力,培养合作能力,促进学习的速度,以发挥更大的学习效果。行动研究,顾名思义,是一种有关行动的研究。它有三个特征:第一,行动者自己担任行动人员;第二,以行动本身为研究主题;第三,研究的目的是要改善行动。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教师对教育事件采取的一种自我反思形式。
在新时期要做一名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专业能力外,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让爱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因此,内涵发展、专业成长很有必要。
作者:蔡传艳
联系方式:15720610061
单位:栖霞区栖霞街道栖化新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