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379
post:471379

秦淮区朝天宫卞壸墓碣祭先人“满门忠烈,清明又至,仅以此文祭典壸公”


又是一年清明时,踏青凭吊先人。在秦淮区朝天宫景区西轴线,有一卞壸墓碣景区,实质为国内为数不多真正的“忠孝”文化纪念园,纪念的人物是真实的,遗存的一口忠孝泉、两个忠孝碑都是真实的,否则也不可能列为不可移动文物。要凭吊的先人,不是一个人,而是父子三人,即东晋的卞壸及其两个儿子卞眕、卞盱。平叛“苏峻之乱”之时,刚刚病愈的文臣卞壸主动率部队大战于青溪,终因体力不支,战死沙场。跟随出征的大儿子、二儿子见父亲力战而死,再次冲入敌阵,直至战亡。

悲壮的故事本可以到此为止,可民间传说,卞壸夫人听说父子三人力战而亡,没有悲伤,而是交待好后事,率大儿子、二儿子媳妇(也有说是二个女儿)来到战场,找到父子三人遗体草草掩埋,然后自杀殉节。更传奇的说法是,已经九十多岁卞母,很高兴家里有这样的忠臣孝子节妇,也一同殉节。历史终究是历史,卞壸父子的忠孝名垂青史。苏峻之乱”平定后,经朝议,追赠卞壸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荣誉,谥号“忠贞”,并厚葬于今于冶城侧(今朝天宫西侧)。

此后,历朝历代大多要修葺卞壸父子祠,以示褒誉。唐太宗李世民为之御传“宜加鼎司之号,以旌忠烈之勋”,南唐中主李璟建卞公祠筑忠孝亭,明太祖朱元璋礼待不迁祠,明成祖朱棣建忠孝泉,清康熙皇帝御书“凛然正气”匾额,清乾隆皇帝赐“典午孤忠”匾额。

如今,不仅很多卞氏后人来祭祖,也有许多相识不相识的人来凭吊。矗立在这个景区的卞壸雕像、忠孝泉、御赐“全节坊”、清道光年间墓碑(另有南宋卞壸墓碣珍藏于此,只待有缘人)、古银杏树构成了全国为数不多的真正意义的忠孝文化传播之地。

宋文天祥曾说 “卞氏自六龙之后,数千年清白相传”。 明代御赐“全节坊”两侧石柱雕楹联“千秋节义声尤赫,一觉忠魂梦亦甘”,正是最好的写照。

仅以此文祭典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