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894
post:466894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木雕达人”操刀雕刻老南京地名歇后语装点街巷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最近在秦淮区朝天宫鼎新路、红土桥路边的栏杆上,多了一连串做工精美的木雕刻字牌,上面刻着的都是老南京地名歇后语,读之诙谐有趣,令不少行人驻足品味。这是朝天宫街道七家湾社区装点街巷文化氛围的新举措,而木雕则出自社区一位达人之手。

今年68岁的袁茂林是交通系统一名退休职工,从小就研习书法绘画,50出头时开始接触木雕刻字技艺。当时利用工作之余练习,还参加过北京、上海、东北、无锡多个地方的培训班。退休后,一次机缘巧合,老袁的木雕刻字手艺脱颖而出,被街道和社区发现。从此,他的退休生活又忙了起来。七家湾社区二楼一处十几平方米的阳台,就是社区专门为老袁开辟的工作室。在七家湾社区上下,到处可以见到老袁的木雕刻字和绘画作品。例如,社区门口,老袁把草桥锅贴、安乐园、韩复兴等七家湾和老南京著名的餐饮老字号画成一组壁画长卷,并用木雕刻字的技艺制作了各家招牌,展现了朝天宫一带特有的人文历史。老袁介绍,一般匾额上常见传统的刻字,字与字之间都留有间隙,他则力求字与字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整体效果,赋予刻字艺术现代的美感。最近为了更好服务居民,街道准备在社区设立党群服务中心,这两天,他正在为中心设计标识标牌,待绘制后再刻出木雕作品。老袁告诉记者,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国家一级美术师,每天在社区工作室的一方小天地中创作,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认可,装点周围街巷环境、提升人文氛围,这让他感到非常满足。老袁最新推出的作品是南京地名谚语文化系列,他将关于南京地名的歇后语、谚语,设计后刻在板材上,社区把它们在红土桥的巷口路边栏杆的水泥柱上,一共20多块,既美化了街巷环境,路过的市民读了也丰富了南京街巷典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