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点半,在社区居民学校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老年居民们个个精神抖擞,热情高涨地走进人民大会堂,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沿着文化长廊,一路观看两边墙上挂着的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处复制来的老照片及建国后在此举办的各类重大活动的剪影,参观主席演讲台、茶壶、投票表决器等民国文物,充分了解人民大会堂的“前世今生”。尽管,不少老人都曾经陪同家人来人民大会堂观看过文艺演出,但如此近距离的认真参观并了解人民大会堂的历史还是第一次,
据了解,南京人民大会堂的前身是‘国民大会堂’,堂名由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所题,建成于1936年5月5日,一度是南京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会堂,在长江路文化一条街上与江苏省美术馆老馆仅一墙之隔,两个建筑都出自于著名建筑设计师奚福泉的手笔。建国后,人民大会堂仍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届江苏省、南京市两会开闭幕式都在此进行,许多面向南京市民的舞台剧、文艺演出也都选择在此举办,昔日守卫森严、高高在上的国民政府重地也逐渐走近了普通百姓身边。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老年居民们都缅怀历史、珍惜现在,激发了爱党、爱国、爱乡情怀,大家纷纷表示:南京不仅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红色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的爱国主义和近代革命教育基地,本次活动新颖活泼、生动有趣,十分吸引人,希望在今后的社教活动中能够多组织这样的实地参观,让更多的人亲身感受南京城市的独特魅力。
新街口街道社区教育中心香铺营社区居民学校毕田